华医被投企业福寿康,继2021年完成红杉领投的数亿元融资后,又获得腾讯新一轮投资!
这是腾讯在养老赛道公开的第一笔投资。现在福寿康业务覆盖国内50多个城市,拥有200多家医疗护理站及照护中心,身后集结了红杉中国、启明创投、达晨等知名VC机构。
今年以来,养老赛道开始火了。而早在四年前,红杉中国就投了一家养老院品牌自在安和,还针对1-3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研究,调研中国城市养老消费市场。近2.6亿中国老人撑起了一个即将爆发的万亿市场,甚至连90后都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养老,开始考察养老院了。
福寿康背后,是一位80后创业者——张军。成立于2011年,福寿康背后掌舵者是一位80后,张军。日本留学多年,考虑到远在国内的父亲身体不好,张军开始接触到养老医护服务,后来回到上海创立了福寿康。
出生于1980年,张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。作为千禧年后的首批大学生,从国内一所重点学校毕业后,张军远赴日本九州大学商学院留学。由于远在国内的父亲身体不好,他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父亲的的养老医护问题,这也为张军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。
一开始,张军想要找一家养老机构为父亲养老,开始着手调研父母的养老问题。调研后,他发现同龄人大多没时间照顾父母,且愿意购买第三方的专业照护服务。同时,70后、80后的父母们,即50后、60后购买力较强,从资产上讲是现在最富有的人群,他们又有储蓄习惯。这一代人口数量也足够大,2010年时60周岁以上老人有1.7亿人,之后每年1000万人增长。
此外,在了解长三角以及其他地方的养老机构时,张军发现,国内养老市场尚不是很完善,大多数人养老只有两个选择——家政服务和到医院接受护理。彼时,国内老龄化已经开始显现,商业嗅觉敏锐的张军隐约感觉到,居家养老会成为未来的刚性需求。因为日本的介护理念和服务非常先进,张军就去日本九州地区最大的介护服务公司学习经验,并且合作培训人员。
创业维艰。在公司成立的两三年里,张军经常背着双肩包,拜访各个民政部门,写养老报告,给当地领导写信,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荐自己的公司和业务。因为张军的坚持,福寿康获得了上海医保的关注。
2015年,福寿康旗下成立第一家护理站——普陀区康普护理站,成为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较早一批试点机构,拿到相关资质证照。同年12月,上海市开启长护险制度研究。
次年,福寿康已经布局了上海6个中心城区,成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知名的居家养老品牌。随后,在上海“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”和“长护险试点”两次政策红利下,福寿康发展迅猛。
与此同时,福寿康还获得了VC/PE的关注。2017年3月,福寿康完成由岭南资本投资的种子轮融资;2018年4月,又获得华医资本投资的天使轮融资。在此后的A轮融资中,福寿康还获得了复容投资、复星医药、达晨、华医资本、麦创资本、齐亨投资的投资。
2020年12月,福寿康持续发力,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,彤龙资本及老股东达晨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。
去年6月底,福寿康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数亿元B+轮融资,12月10日,福寿康悄悄完成一轮工商变更,新增股东铱创投资。今年7月19日,公司再度完成工商变更,新增股东腾讯、上海福鑫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。据统计,福寿康已经在五年里累计完成7轮融资。
目前,福寿康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服务机构,并且建立了完善的“医疗护理站+社区照护中心+养老院”的服务网络体系,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护理服务。福寿康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医疗护理站及照护中心,以及一支由近7000名人员组成的医疗照护队,业务覆盖国内50个城市,年客户服务量超1500万人次,年营业额超6亿元。
而从目前中国养老产业看,无论是老年人的医疗照护服务,还是生活照料服务等,都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。服务的专业性、规范化,乃至业内对国内养老照护机构的服务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,中国养老产业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关于华医资本
华医资本专注于医疗大健康产业投资。目前拥有多支投资于不同阶段的基金,已与国内多家券商和上市公司成立发起多个医疗产业基金。华医的合伙人均为500强跨国医疗企业高管出身,医疗产业深耕20余年,对产业拥有专业的见解;同时,华医资本也是国內极少数拥有医疗投资研究院的投资机构,研究驱动型投资是其最典型的标签,搭建医疗投资领域的研究体系,涵盖六大医疗板块,36个子行业和180个细分领域,是国内医疗投资全景图的界定者。